2018-10-12 來源:學邦技術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fā)《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最嚴治理政策頒布已有半年,這一輪嚴令整治下,“無證無照”的機構校長們紛紛坐不住了,這半年討論的話題始終離不開“辦學資質”“辦學許可證”、“消防過審”等問題。
雖然網越收越緊,政策越來越嚴,但仍有很多機構心存僥幸心理,拖著不辦資質,希望您不是,不然會很慘,哈哈~
今天,學邦君就來聊聊當前形勢下,拖著不辦資質的培訓機構不同種“死法”。
?
了無牽掛死法:突然死亡法
?
目前大多數“無證無照”的教培機構均已被“就地正法”,不幸成為傳說中“突然死亡法”的現實版,辦學許可(證)你沒有也就算了,營業(yè)執(zhí)(照)你也不去辦,這個就不是能力問題,這是態(tài)度問題了。
?
最曖昧的死法:死緩
?
對于有照無證的培訓機構(就是那種態(tài)度較好,能力尚且不夠的),主管部門通常柔性執(zhí)法,給予一定緩沖整改期。這是一種讓你漸漸接受現實不至于暴跳如雷的催眠死亡法,也可以理解為,真的是主管部門給了你時間和空間,讓你騰挪整改。
拿到“死緩令”的機構,還是有希望的!好好珍惜這個不長的整改期,通常也就是幾個月時間,盡快去準備各項申報材料,整改不符合條件的硬件設施,未來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轉正的。
?
最痛不欲生的死法:樹倒猢猻散
?
雷軍曾經說:只要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上天。意思就是,人一定要順應潮流,不要逆時代潮流而動,不要逆天。當下培訓行業(yè)最大的“天”,就是對無證無照培訓機構的整頓,你非要說,我不在乎,那么麻煩就要開始層出不窮。
前幾年培訓行業(yè)監(jiān)管較為寬松的時期做的風生水起的機構,如今家長開始變得警惕了,常常詢問學校的辦學資質,漸漸的老學員開始流失到有資質的競爭機構,學校收入開始減少,有點入不敷出。
?
最浪漫的死法:人鬼情未了
?
如果你也不想去那么麻煩的辦資質,也放不下手上自己培養(yǎng)的員工和辛苦招收的學員,那么就來一場浪漫的“人鬼情未了”:如果你的學校面積超過150平米(分校的最低標準),辦學質量還不錯,在魔都,你還是大有機會找個土豪“嫁了”。
大機構愿意補償你幾十萬,還留你繼續(xù)擔任校長(愿不愿意是你的選擇),那就好好幫人站好最后一班崗,也是為了自己的團隊,也是為了你自己辛苦招來的學生。
?
還有一種情況:起死回生
?
不過雖然整頓教育培訓市場從地方到教育部到國務院都下發(fā)了一系列措辭嚴厲的文件,彰顯了國家規(guī)范教育培訓市場,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決心,搞得無證機構校長們惶惶不可終日。
但是仔細的朋友們也會發(fā)現有關文件埋了一個“復活節(jié)彩蛋”,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送審稿)》中再次(此前《征求意見稿》也寫了)提出面向成人和提供提升素質教育的培訓機構可以直接登記,不需要獲得辦學許可證,具體辦法由地方政府教育部門進行規(guī)定。
如果《送審稿》獲得通過,而你又正好是做成人或者素質類的培訓,又要恭喜你,你復活了。當然,也有校長想要以課外學科輔導冒充素質教育,以此作為障眼法忽悠主管部門,學邦君猜您肯定不會做這么不明智的事。
?
怎么辦?該做的,早做比晚做好
?
俗話說“(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培訓機構雖說這次不一定傷筋動骨,但走向規(guī)范是大勢所趨,行業(yè)集中是商業(yè)規(guī)律。有夢想、有勇氣的校長還是要未雨綢繆,為改變個體事業(yè)前途而努力。
?
1、安全問題別扯談
這是整治第一條,重中之重。文件明確: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校外培訓機構要立即停辦整改,這條不要僥幸。而且這次教育行政部門將公布有安全隱患、無資質和不良行為的校外培訓機構名單。
?
2、沒有執(zhí)照怎么辦
正常辦理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的營業(yè)執(zhí)照很難,辦學許可證更難。
比如北京和上海要求,校長具有5年以上的相關教育教學經驗;注冊資金不少于50萬元(上海是100萬元);校舍面積不低于500平米(上海是300平米),其中教學面積不少于80%;房屋產權清楚,租用期或使用期限不低于3年,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為辦學場所;有2名以上具有專業(yè)資質的財務人員,等等。
那么需要抓緊從當地教委取得“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資質”。
?
3、優(yōu)秀教師防流失
這次學科培訓機構被規(guī)范,大機構不用說,會高興地收編從小作坊出來的學生、老師,甚至教育主管部門可能還會主動約談一些大機構,要求其無條件接收學生。
所以,教育行業(yè)集中度變高,這個無需專家來預測。從自由競爭走向寡頭統(tǒng)治,是任何一個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
當下要注意的是,教育行業(yè)門檻變高,成本會增加,首當其沖的是有資質的人才成本。一些中型機構如果不甘心就此倒閉或收編,就爭取成為“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
說到條件,主要是場地和師資條件。所以從競爭趨勢看,符合條件的場地房租會逐漸變高。當然,硬件不好辦,軟件也難辦。比如法人和管理人員要有5年以上校長的工作經歷證明,各科任課教師要有教師資格證,要求專職教師多人以上等等。
?
4、樹品牌形象
作為一個機構,如果你在食品衛(wèi)生、安全管理、硬件設施、服務品質方面做得相應到位,學生數量較多,或是家長口碑在當地有了一定影響,那么直接取締的可能性就會變小。
?
5、做素質教育
內部轉化可以把重點放在美術、書法、音樂、STEAM等素質類課程上。目前素質類培訓監(jiān)管相對寬松,符合未來教育發(fā)展趨勢,小學階段更是如此。所以,做素質教育既是當下的發(fā)展之道,也是未來的轉型方向。
?
6、傍大型機構
既然小機構越做越難,那么在自己做不大、容易被蠶食的情況下,就整合成大根據地——抱團取暖,或者去找大部隊——讓大機構收購。
抱團的話可以加盟知名品牌,依靠總部資質或資源增加背書、提升品質、搞定當地?;蛘呒尤敕蠗l件的教育綜合體或共享教室,由他們辦理統(tǒng)一的辦學資質,入駐小機構轉變?yōu)閮热莼蚍仗峁┥獭?/span>
?
7、固本浚源
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對內升級管理,固本;對外重塑戰(zhàn)略,浚源。為什么政策之下倒閉的多是小機構?有沒有發(fā)現,不管在哪個行業(yè),做到一定體量的公司一定是比散體系的小公司擁有更多抵抗沖擊的能力。
年初四部委新政出臺以后,全國各地的學而思頻頻被查被整改,但依然擋不住好未來業(yè)績持續(xù)增長,甚至市值超過新東方。陸續(xù)的政策碾壓 雙巨頭夾擊,卓越教育依然能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港股上市之路。日益趨緊的文化課培訓政策下,思考樂教育依靠“海底撈”式的管理和服務思維,穩(wěn)穩(wěn)保持著深圳前三大培訓機構之列。
不得不說,管理底盤穩(wěn),逆著風也能前行!回頭再看全國各地那些小而散的機構,且不說遇上今年的整頓政策生存不易,就是在往年也頻頻倒閉。應對整治沖擊,攘外必先安內!對于大多數的中小機構來說,在新形勢下,升級管理思維,穩(wěn)固根基活下來才是首要的。
其實,這也是教培行業(yè)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很多創(chuàng)始人在創(chuàng)立培訓機構的時候,都沒有認真思考過培訓機構的未來,大多只是考慮眼前賺不賺錢。殊不知,短期內盈利容易,難的是如何能夠長線經營。
所以,站的高一點,看的遠一點。作為一名校長,對于培訓機構的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和方向更應該有全方位的規(guī)劃。分析自己在行業(yè)中的位置,以及未來怎樣能夠保證長久經營,這是贏得競爭的保證,也長足發(fā)展的關鍵。
?
最后,學邦君為校長準備了辦學許可攻略,校長大大們,正規(guī)辦學,才是長久之計,看完文章就開始著手申辦吧!點擊此處:《申請辦學資質攻略》,立即 get √申辦攻略!